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唯才是举 (第2/2页)
贼出身,最擅长的就是一堆小船撒出去制造恐慌的战术。 可糜芳对这种战术颇为不屑一顾: “这也是水战之法? 世子把水军托给尔,不是让尔用这盗贼之法丢人现眼。 听我的,用楼船……” 刘禅无语,心道敌人都杀过来了,糜芳居然还在因为水军的战术胡扯,真是丢人现眼。 他虽然不清楚丁立的战法如何,但无论如何肯定比糜芳高明太多。 于是,刘禅当机立断: “我把水师托给春秋,一切战法都听春秋安排, 舅父不需多言,静候佳音便是。” “呃……”糜芳怔了怔,也只能无奈地道,“全凭世子安排。” 他再次请刘禅下船,可毫不意外又被刘禅拒绝。 糜芳只能硬着头皮下船,希望老天保佑刘禅一切顺利了。 于禁从头到尾目睹了糜芳和丁立相争,心中颇为感慨。 糜芳是刘禅的舅父,又是南郡太守,地位比丁立这个水匪出身,毫无背景的汉子可强太多了。 按理说,刘禅应该多少给自己舅父一点面子,可刘禅居然选择绝对支持丁立。 这才是唯才是举啊。 想到这,于禁又想起了之前的悲惨遭遇。 当日樊城之战,于禁已经发现关羽军准备使用水攻, 但曹仁派常雕强令在原地不动,他也只能无可奈何,在那驻扎。 谁不知道曹操虽然早早弄出了招贤令,但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戚。 不然左将军和征南将军地位相同,于禁也是有脾气的人,凭啥听曹仁瞎指挥。(按汉军军制,左将军比征南将军地位高,但是曹军左将军和四征是平级的) 要不是曹仁找死,他就不会被关羽包围; 不被关羽包围,我于禁也不会千里迢迢去救他; 不去救他他就不会瞎指挥让我在城北驻扎; 不在城北驻扎就不会被水淹; 不被水淹…… 哎,于禁心里苦。 被曹仁坑了,还要背一口大黑锅,这让于禁心里非常不爽。 刘禅连这种水匪都能任用,若是我诚心投效,是不是将来也有机会重新位列朝堂? 想到此处,于禁的心又热切起来。 “世子,末将以为,丁将军所言甚和兵法。 孙皎精善水战,见我军出击,又无大船,必然轻而无备,全力进击,我军胜算不小。” 有于禁这样的名将赞成自己的主意,丁立更是兴奋非常。 他决定这次一定要在世子的面前好好表现—— 丁立坚信,自己也是在水边长大,而且这些日子辛苦操练,更加了解江陵水文,又在水中做了些布置,绝不会输给贸然远来的孙皎。 他回到船头,令旗一挥,命令全军出击,进攻孙皎! · 孙皎听说刘禅居然全军出击,不禁大喜过望。 这些日子江上北风凛冽,他的船队行船速度极慢,让孙皎非常不满。 听说不少人都染上疫病,孙皎还担心再拖延一阵子要被迫后撤,到时候就难看了。 可他没想到,刘禅居然主动出击送死,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好,既然刘禅想死,咳咳咳…我就成全你!” 孙皎立刻下令全军猛进,自己的楼船也跟其他小船一起冲锋,争取以雷霆之势突破刘禅军的水军。 刘禅军的船队在丁立的指挥下呈品字形展开,孙皎远远望见敌人没有楼船,更是大喜过望。 “好啊,只凭几艘斗舰、几艘艨艟外加一堆小船,如何跟我的大船斗!” 孙皎激战多年,立刻就看出了丁立的破绽—— 只要大船冲入敌人正中,就能形成中心开花,扰乱敌军的指挥。 没了统一调度的水军在江上必将人人宰割,不堪一击。 赢定了! 在孙皎令旗的指挥下,吴军士兵开始抓紧驾船朝两侧包抄过去。 这是全力吃下刘禅军的战法,眼看敌人的船队从四面包抄过来,大船更从正面猛冲上前,丁立没有丝毫的慌张。 他挥动令旗,大喝道: “停船,备战!” 他在这片水域操练许久,部队看到旗号,立刻原地抛锚,等待吴军来袭。 这种战法看在吴军眼中更是搞笑—— 你当这是守城战?有城墙防御? 现在停船,还不是被吴军立刻包围, 大船从正面进击,各军都四面围攻,岂不是死的更快? 于禁也急的汗流浃背,他见刘禅和丁立居然丝毫不慌,心中暗暗佩服刘禅冷静。 他哪里知道刘禅根本不懂水战,眼看吴军展开,而孙皎的坐船从正面杀来,还以为这是主力决战的大好机会。 他捏紧拳头,兴奋地道: “丁将军高明。” 丁立一怔,憨笑道: “原来世子已经看穿卑下的布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