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7章 键盘论政 (第2/2页)
,你觉得对,就稍微听一听。 觉得不对,就当我放了个屁。” “千万别因为我的话导致世界大战就行! 真打起来了,也别说是我出的主意。” 刘禅:…… 你们到底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啊。 顾修压低声音道: “那些大财阀,呃,就是你说的那些豪门—— 他们一代有钱,两代有钱,钱多了,就会给自己增加话语权。” “你们的敌国,已经被这些财阀把持,强敌已经不是他们的领导者,而是这些豪族。” “他们代代把持着大权,那些寒门出身的人杰,除了投奔他们,加入他们的行列,别无出路。” “就像……就像我们国家古代的九品中正制一样。” 九品中正? 刘禅从《三国志·陈群传》中得知,这位父亲的故人将在不久之后搞一种叫九品官人的法门; 而《常林传》中又说过曹魏“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大概就是曹魏的一种规范人才选拔方式。 说起来汉末的人才选拔实在是一言难尽, 各州长官大小官吏将军都有自己甄选官吏的机会, 所谓效忠大汉,首先要效忠长官。 这种官员都能随便征辟,时间长了,谁还在意你大汉朝廷。 而一群真正有本事的人也很难得到利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下大乱后诸葛亮逃到襄阳, 他虽然凭借自己的夫人家的关系进入了上流的视野,但一直也没人去征辟他做官。 九品官人制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刘禅之前还想过给刘备推荐这种制度。 见顾修这种网瘾少年居然都听过这种制度的恶名,不禁起了一身冷汗。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顾修把游戏切出来,打开搜索引擎飞速输入几个字, “喏,你看,九品制从一开始就被世家把持, 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稍微考虑考虑品行,可后面谁还管这一套。 这些世族借此能代代做官,形成了门阀。 皇帝出不了宫门,也得受他们尔等摆布。” “最过分的是,因为这些人完全把持晋升的渠道, 导致寒门的上升势头彻底切断,甚至连次等世族最多都只能兴盛一时。” 顾修一边搜索,一边颇为感慨地啧啧有声,显然他也没想到这个制度的影响居然如此猛烈。 “好多有本事的寒门无法晋升,又不愿意给这些世族当牛做马。 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汉化的五胡。” 刘禅:??? 从三国志中,刘禅只知道魏蜀吴三国搏斗,最后便宜了司马懿的儿孙。 他还真不知道,统一三国的司马家之后又遭遇了什么。 “哎,你还别说,我以前只听说过大概,还真不知道原来三国之后的时代是这样。” 顾修索性在队友的惨叫中秒了一盘,帮刘禅继续搜索五胡的内容, 当看到司马氏一统天下之后,居然会给这片土地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 甚至现在繁华富庶的中原都变成膻腥之地,而正统王朝居然要被迫南渡,接受江东这些现在还很落后的豪族摆布,刘禅顿时呆若木鸡。 太,太荒谬了啊?! 我辈炎黄,身居中原数千载,巴蜀、江东、荆州这些理应才是蛮夷之地。 合着…… 合着这些人居然连北方夷人都打不过? 一汉当五胡啊,现在虽然不比当年,当三胡两胡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至于吧。 “不错啊。”顾修也很显然被自己搜出来的东西闷住, “王弥助刘渊、张宾助石勒、封奕助慕容、王猛助苻坚、范长生当了李特的帝师。 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九品中正不给寒门活路,这些人就跟五胡联合在一起了!” 刘禅感觉到自己的三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他嚯地一下站起来,冷哼道: “没门,没门! 哼,这些人,这些人……” 他甩下顾修,怒气冲冲地跑了回去,立刻穿墙不见。 顾修捋了捋自己干枯的头发,见前台被惊醒的楚小瑛投来一个疑惑地眼神,随即摆摆手: “没事没事,就当无数发生过。” 刘禅怒气冲冲的回到自己的屋中, 寒夜里,他却反反复复睡不着。 拿起《三国志》,借着烛火,他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天色微微发亮,刘禅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如果一无所还好,现在…… 我责任重大啊。 人才人才, 掌握了足够的人才才是掌握天下的根本。 而这人才…… 得想个办法抓紧推广知识,让更多人识字, 千年后有个说法叫扫盲,改天得参详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