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如果我没记错现在是上班时间吧(为 (第1/2页)
汉末的文士,除了有不低的文化水平之外还要满足几大要素: 嘴臭、不羁、爱装逼。 公羊派的文士还得具备能打的优点。 廖立除了不能打,其他优点完全具备,刘备一开始也被他的其他要素迷惑,还以为这货是个不能打的虞翻。 可没想到廖立枉称荆襄俊才,除了喷和装逼之外水平本事确实没太惊艳。 之前他弃守长沙,刘备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这次刘备也准备召唤他做侍中,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廖立又开始作死。 他正好得到了刘禅的《斗帝传》,只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直接把几张纸揉成一团扔在一边。 “如此文章,也敢出来现眼? 世子不学经史,偏去学小说末道, 千载之下岂不是笑我大汉不分良莠,不知好歹,简直可笑。” 刘禅现在已经被刘备正式立为世子,按刘备之前的脾气,早就跳过去揍廖立这个狂士。 好在许靖和法正一左一右拦住,费了好大力气才压住刘备的暴怒,抓紧把廖立撵到巴郡去做太守,别在刘备面前丢人现眼。 按理说,这个处置已经很给廖立面子了。 就算领导儿子的作文太难看,你也不能指名道姓骂他。 之后没被领导捶死,还继续在要地当太守,这种领导已经非常罕见了。 可之前说过,所谓名士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爱装逼。 廖立去了巴郡之后,不仅没有跟许靖法正预期一样稍微消停点,反而还如一只大耗子一样疯狂上蹿下跳,一副自己是忠言逆耳被迫害才被发配到这里的模样—— 这也是东汉文士的标配了。 勇于进谏冒犯上位者,后来被贬斥,正好是趁机养望的好机会(要是被咔嚓就玩脱了), 只要养上几年,上位者施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到时候这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用忠言,廖立的名声自然又会有进一步的飞跃。 现在廖立听说刘禅到了宜都,马上就要返回益州,更是心情大好—— 妙哉。 世子要回益州,一定要走江州, 我一定拦着他拼命进谏, 不唠别的,唠文学方面—— 廖立已经想好自己面刺刘禅那本书写的胡扯淡之后刘禅的几种反应。 第一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虚心接受,自己耿直的形象见成为一段佳话; 第二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不肯接受却不敢反驳,自己耿直的形象见成为一段佳话; 第三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勃然大怒贬斥自己,那…… 一个小辈居然这么没有容人之量,到时候廖立又可以再用上中下上策死死劝谏,想来日后的史书上廖立也会成为忠直的代名词,万代忠臣的代表。 以后大家说起廖立,再也不会说他是个不会武的虞翻,而会说虞翻是个不算耿直的廖立—— 谁让虞翻现在居然毕恭毕敬帮刘禅抄书,简直是名士的耻辱。 廖立还不知道自己的老乡潘濬因为怠慢刘禅遭遇了什么, 他现在心里美滋滋的,就等着刘禅来送脸过来给自己打。 · 刘禅现在也很后悔,为什么自己手下两大文豪虞翻和邓铜都不在身边。 廖立面对这两人肯定会出于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的状态, 可现在,他也只能自己招架了。 刘禅的船队向江州挺近,一路上,不少百姓听说刘禅返回益州,都纷纷出迎,在两边朝刘禅顿首行礼。 刘禅的名声经过周群的不断推广,在益州不敢说尽人皆知,但知名度也相当可以。 他带领二百人离开益州,连续取得多次大胜,已经进入当世名将的行列, 他手下的这支益州子弟兵见了这么多老乡,各个也是荣耀非常。 离开益州的时候,他们不过是一群在家中游手好闲的子弟, 运气好能混个小官,运气不好,连小吏也做不得,甚至只能去种地。 现在,他们混的最差的也是军中的军头,在一群老乡面前也肯定能直起腰板,注重乡土情结的巴蜀人编撰蜀中名人,肯定也会有他们的位置。 想想都好爽啊。 这次没带自己手下两大文豪,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