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_第209章 南征调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 南征调度 (第1/2页)

经过刘禅的战略忽悠,马超重新焕发了生机,起码气色比之前好了太多。
  虽然他晚上还是睡不着,还是要靠饮酒助眠,但白天已经神采奕奕,主动跟同事攀谈论事,军政大事也敢积极发言,让众人刮目相看。
  在巴郡呆了数日,刘备也率众返回成都。
  官复原职的太守辅匡非常开心,这会儿他非但不阻止刘禅,反而还积极询问世子有没有机会带他出去打打仗,增加点见识。
  刘禅琢磨许久,诚恳地道:
  “下次一定。”
  说实话,刘备这次还真是恼了孙权。
  他带了五千人,只要刘禅说能打,他就下定决心去灭了孙权。
  这一点诸葛亮虽然不支持,但他觉得刘禅是前线指挥官,涉及到信息传递因素,他应该更有发言权,所以也没有全力阻止。
  既然刘禅不愿意这时候去打东吴,刘备索性就当带着几千人来了一次武装游行
  他公开宣布把这五千人调入刘禅麾下,接受刘禅的调度,
  而之前封给刘禅的那些不值钱的官职也被刘备一一收回。
  以后刘禅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刘备的继承者。
  而且是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就掌握大军的继承者。
  这个身份比之前所有的官衔拧在一起更有分量,
  甚至可以说,刘备并不排斥现在就把权力移交给刘禅一部分。
  他对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信任了。
  见刘备对刘禅这么支持,诸葛亮索性建议刘禅开府,让刘禅可以自由任命手下属官。
  汉代开府的要求很高,刘备也得多多考虑一些手下众将的心情,
  不过刘禅战功赫赫,想必手下元从也不会在这种问题上跟刘备争执。
  等回成都之后,刘禅的开府就能安排上了。
  ·
  比起开府这种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众将返回成都之前,诸葛亮和法正已经率先安排了随时准备支援上庸之事。
  说起来上庸的位置比较尴尬。
  它在汉水以北,刘备军若是想大规模支援,要不然就是从襄阳沿着汉水向西,要不然就是从汉中沿着沔水向东,
  反正从江州是很难直接把大规模兵力调过去。
  诸葛亮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安抚刘封孟达,同时威慑申仪,尽力争取申耽。
  告诉他们刘备一定会全力支援,让刘封和孟达尽力抵抗。
  剩下的事情,也只有看调兵能不能及时赶到了。
  当然,还看曹魏到底敢不敢真来上庸送死。
  至于刘禅在预言中提到的那个汉嘉太守黄元,刘备肯定也不会就因为一个预言杀他。
  但他还是决定小心为上,把黄元调回成都工作为官。
  一切安排妥当,刘禅和刘备一起返回成都,
  说起上庸的事,他也一直在思考——
  如果魏军的目的真是佯攻上庸,趁机偷袭襄阳,
  那他们在襄阳安排的内应到底是谁。
  不过刘禅也随即想到一个问题。
  曹魏这么大规模的调兵,如果只是把一切赌在襄阳的内应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一直到了成都,法正和黄忠的身体也没有出现问题。
  刘禅总不好一直等着两人发病,也只能先回之前居住的左将军府调动军队,筹备南征事宜。
  刘备现在是汉中王,住在之前的府宅不太合适,
  为了不给一些儒者名士说自己不合礼法的机会,刘备已经宣布建造汉中王宫。
  但现在民生情况不好,刘备也不愿意大兴土木,
  他暂时仍居住在之前的府邸,建造王宫的事情丢给黄权,让他“缓缓图之”。
  住啥宫殿,留着钱打仗不好吗?
  再说,刘备心中的宫殿也不在这里。
  最少,要回长安再说啊。
  听话的刘禅很了解父亲的心思,
  益州的民生因为之前两年的大战消耗太过,虽说趁着曹操去世偷袭一波问题不大,
  但想要发动匡扶汉室的大规模北伐作战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不然陷入汉中这样的泥沼战就麻烦了。
  南中,必须要拿下来,而且要尽快稳定。
  征战许久,他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再不敢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开战。
  他先叫人搜集南中诸郡蛮夷的具体分布,又找人请来之前多次跟蛮夷交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