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叛徒神气什么 (第2/2页)
称了声是。 法正跟刘备、孟达的关系都很好。 他这次发誓一定要让孟达反正归来, 如果孟达还敢抵抗,法正保证一定把他的人头拿回来。 黄忠倒是颇为郑重。 他朝刘备下拜稽首,郑重地道: “大王,臣此番定然奋勇争先,定然不负大王嘱托。” 通讯不畅的年代,一别有可能就是永远。 黄忠一把年纪,每每作战还是奋勇向前,说不定哪次就会倒在冲锋的路上。 刘备心中略有几分不忍,他扶起黄忠,肃然道: “若是汉升有什么闪失,就是世子大罪。” 刘禅谦恭领命,表示一定会尽可能攻心为上,尽量用计将东三郡从曹魏的手上夺回来。 以前是真想不出什么诡计, 现在有法正跟随,应该没什么问题,就看怎么处置那个混账孟达了。 · 刘禅军在抓紧时间东进,夏侯尚和徐晃则在抓紧时间控制东三郡的防务。 拿下东三郡只是一个开始。 在贾诩的整个计划中,攻下东三郡肯定会引来汉军的大举围攻。 刘备、刘禅、关羽都可能杀来, 他们必须以此为阵地跟关羽多消耗一段日子, 在贾诩的计划中,只要坚持超过一个月,就算完成任务。 坚持超过三个月,曹魏的大棋就能彻底下活,说不定还有反杀敌军的机会。 这可是助长曹丕威信的关键之战。 身为曹丕铁杆好基友的夏侯尚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不说别的,刘封是怎么被轻易从上庸赶出去的还历历在目。 他得抓紧笼络一番上庸的土豪申氏兄弟才是。 说起来,他蛮看不起主动投降的申仪。 申仪这个人颇为自大轻狂, 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他哥申耽更强,刘备虽然给了他一个太守,却没有封侯, 更没有像他哥一样获得征北将军的高位,这让申仪很不满意,才特意联络魏军献城。 要知道,之前申耽真的是诚心归降刘备,他不仅接受了刘备的官爵,为了表示对刘备的忠心不二,他还把申家满门老小、整个宗族都送到成都。 申仪这么搞,不仅是陷他哥申耽于不义,更是把他们全家老小推进死地了。 不过申仪没有丝毫的压力。 什么老小,什么家人,自己的前途富贵最重要。 他是主动投降,向刘封发动猛攻,差点抓住刘封, 他哥申耽不过是万般无奈,被迫投降, 在魏王眼中,自己才是大魏纯臣, 申耽的爵位以后肯定要落在自己的身上。 封侯,想想就是一件让人非常向往的事情。 申仪也不傻,他当然知道自己背叛刘备,性如烈火的刘备肯定不会放过他。 历史上的季汉被夺走东三郡时已经非常虚弱,根本没空再去争夺这块绝地。 可现在不一样, 刘备军兵强马壮,控制了整个汉中。 关羽兵强马壮,控制了铁打的襄阳。 刘禅兵强马壮,正在江陵等地飞速种田屯粮积蓄力量。 东三郡在刘备的北伐大本营汉中和襄阳的中间,刘备和关羽不来揍他那才是见鬼。 这几天,他一直在拼命帮助夏侯尚加强三郡的防务,准备先把关羽的大军挡住再说。 “公明将军,你说关羽此人本事如何啊?” 申仪听过无数关于关羽的传说故事, 对这个刘备帐下第一猛将颇为好奇。 马上要跟关羽厮杀,他便拿这个问题询问关羽的老乡兼好友徐晃。 徐晃虽然不像关羽一样傲气冲天,可同样出身河东的他如关羽一般瞧不起申仪这种小人。 他冷笑着瞥了一眼申仪,淡然道: “云长之勇,天下无对, 我等全力以赴,能守住此处便是大胜,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申仪:…… 混账,徐晃该不会是关羽这边的人吧? 知道关羽要打过来,居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咬紧牙齿,却又不敢跟徐晃争斗—— 论地位,论武艺,他凭什么跟徐晃斗? 让申仪气愤的还不是徐晃,而是跟他一起主动投降,对刘封发起进攻的另一位叛徒孟达。 一样是叛徒,孟达似乎很受夏侯尚欣赏。 这几日夏侯尚每每和孟达谈到深夜,对孟达的谋划颇为佩服。 甚至这三郡对付关羽的整体防御也是根据孟达的思路展开。 这让孟达走路都有风,跟申仪说起话来也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仿佛他才是真魏军,申仪那都是假的,不过是魏协军。 这让申仪非常恼火。 凭什么? 孟达的家人也都压在成都为质, 他也是叛徒, 叛徒神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