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降将授课事半功倍 (第1/2页)
还好,刘禅没有让刘封失望。 大量的抗疟药运到前线,还真把刘封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只可惜路途迢迢,有好多身体不如刘封的已经病发而死,让关羽军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听说驻守新野的常雕有了准备,关羽也只好暂时忍住北伐的诱惑,开始重新修整樊城的城池。 樊城残破,汉军在江北还没有可靠的根据地,如果不好好修整,魏军趁机打过来就麻烦了。 关羽啊关羽,何必心焦。 现在大汉已经不是你们兄弟三人孤军奋战。 军师、子龙、汉升、孟起都是擎天栋梁。 还有阿斗。 有阿斗在,什么奇迹都出现。 再过十年,等我和现在的黄汉升一般年纪的时候,大汉一定能复兴。 一定。 · 江陵城中的刘禅现在倒是好奇这仗打成这样,以后曹魏该怎么办。 历史上曹丕曾经问过贾诩吴蜀应该先打哪个,当时贾诩的建议是先治理好国家积攒力量。 这次他积极设计进攻东吴,倒是跟历史上有了一些偏差。 说起来,这一仗结束不仅没有让刘禅得意忘形,还真的让他意识到了双方国力存在的不小差距。 不管是东吴还是季汉一方,如果遭到这样的大败,肯定会一蹶不振,许久恢复不过来。 可曹魏去年汉中之战、荆州之战伤亡超过五万之众,几乎相当于刘备方在荆州的所有可战兵总和, 今年又付出这么大的伤亡,居然还能继续作战,只是稍稍转到守势。 这国力真的是很强。 哼,没什么好怕的。 大不了我也忍几年再北伐, 到时候兵强马壮,谁怕谁啊。 “世子以为,曹魏会拿什么来换夏侯尚?” 病愈的诸葛乔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替刘禅处理了不少文事, 前几天由他负责安排放出消息,表示刘禅愿意放回夏侯尚,但需要曹魏拿出一定的诚意。 夏侯尚是曹丕的好友,又是夏侯家的要人,曹丕一定会稍微考虑一下。 就看拿什么过来了。 听诸葛乔说起,刘禅放下手上的笔,笑道: “我之前没做过这种事,还真不知道要什么好,伯松可有何建议?” “呵呵,世子过谦了, 之前世子跟孙权讲条件的时候挥洒自如,乔记忆犹新,这次还得靠世子独断才是啊。” 这个阿乔,还是跟之前一模一样。 刘禅也没有指望诸葛乔,之前跟虞翻法正商议时,他已经有了一些方略。 法正的要求也不高。 只要曹丕以大汉丞相的身份给汉中王世子刘禅写封信,请刘禅把夏侯尚送回去就成。 不过,法正估计曹丕是绝不肯做这种事的。 在曹丕眼中,刘备不过是占据蜀地的贼军,连诸侯都不算,没有任何合法地位。 他要是用汉丞相的身份给刘禅写信,还称刘禅为汉中王世子,那就麻烦大了。 曹丕是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松口的, 他要是承认了刘备的地位,等于自己彻底认怂,以后还拿头跟刘备军作战。 理论上刘禅应该再设计一些其他的方案,但虞翻表示汉中王世子又不是匪盗,怎么能要这要那。 刘禅想想也是,只好暂时放弃用夏侯尚换粮食和铜器的念头,等待曹丕那边回信。 夏侯尚、徐晃、文聘三个冤大头的软禁生涯是一点也不和谐。 据孙贲来报,一开始三人各自书写自传,也都是相安无事。 但三人写完之后互相交换观摩,顿时勃然大怒。 一场战斗,三个人写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内容。 夏侯尚认为自己没错,只是孟达太狡猾,再加上申仪太脓包,所以自己才倒了血霉。 徐晃认为自己没错,只是因为夏侯尚误信孟达,再加上申仪太脓包,所以自己才倒了血霉。 这两个在上庸被俘的家伙都同时提起了听说文聘被俘之后上庸军心浮动, 夏侯尚甚至暗示孟达本来是诚心投降,后来听说文聘被俘之后才开始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