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继续说,魏王很喜欢 (第1/2页)
开弓没有回头箭。 就算是清议之风盛行的汉末,若是让桓灵二帝听说有人全诸侯王称帝,也一定得把他抓来夷三族。 李伏这货之前不过是张鲁的部将,这次居然跳出来向曹丕表忠,并引用张天师的“宁做魏王奴,不为刘备客”来表达自己心中长久的以来对魏王的忠心。 虽然曹丕很快驳回了李伏的上奏,但大家现在已经看出来了。 继续说,魏王很喜欢。 接下来,朝中的重臣都坐不住了。 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人纷纷向曹丕上奏,说之前李伏说的不错。 桓灵二帝一顿操作已经把大汉搞得续不上了,您再不登基就是苍生的再难了。 曹丕一听就说我哪成啊, 我这点本事,怎么可能当皇帝? 大家还是不要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言了。 为了阻止大家再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言,曹丕特意把众臣的上表和自己的回信都列出来, 让大家看好了,不要再劝自己当皇帝了! 雒阳城里的邓艾看着这尴尬的场面,不禁有些上头。 他有点紧张地问身边的恩人、刚刚转任丞相长史司马懿道: “长史为何不上书,劝……劝劝劝劝……” 司马懿摆摆手,温和地笑道: “慢慢来,别着急。” 邓艾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缓慢而沉着地道: “劝魏王代汉称帝?” 司马懿和蔼地笑了笑: “这种事也是有先后的,暂时还轮不到我。” 他负手立在廊下,冷笑道: “此事,重在参与便好。” 这几天,司马懿的老朋友陈群、吴质、桓阶、辛毗等人跟疯了一样文思泉涌,就差打滚撒泼求曹丕称帝。 可司马懿表现的非常淡定。 这几日,他一直都在跟邓艾论兵、论武,偶尔带着长子司马师去夏侯尚家探望被实际软禁在家的夏侯尚,或者去徐庶府上跟他手谈两把。 仿佛这风起云涌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今天,他带着邓艾去徐庶家里下棋,顺带恶心恶心这位足智多谋却一直不肯为曹魏做事的能臣。 徐庶已经习惯了司马懿的到访, 他从墙上解下木剑,扔给司马懿一把,有活动活动筋骨,浑身上下煞气凛然。 邓艾之前听司马懿说去徐庶家手谈,还以为两人是下棋, 可没想到两个儒士居然各自举起手上的木剑,尤其是徐庶居然持双剑而立,顿时眼睛都直了。 还打? 之前司马懿跟徐庶比武,完全打不过啊? “元直为何不劝进?”司马懿挥剑猛攻徐庶中门。 “魏王不让,徐庶自然不敢。” 徐庶长啸一声,轻巧地挑开司马懿的木剑, 他手上双剑如飞,竟然左手斜刺,右手上挑, 这精妙的剑术让邓艾脱口而出道: “好……好厉,厉害害!” 嘿。 司马懿之前跟徐庶比武被徐庶打的落花流水,可他这几天已经渐渐摸到徐庶的套路,还能跟他拆上几招。 不过邓艾明显看出,司马懿的剑术平平无奇,而徐庶的剑术确实得到名师指点,下手毫不留情,招招式式都是杀招。 如果是真剑,司马懿已经被徐庶刺出几个透明窟窿。 可因为是木剑,司马懿还能稍稍还手, 他忍痛陪徐庶斗了许久,终于忍耐不住: “停停……” 他干咳一声: “差不多了,元直若是打够了,可否……之前的事情,可否帮我参详一二?” 徐庶麻利地丢掉手上的长剑,瞪着眼看了司马懿许久才缓缓开口道: “进屋一叙。” 司马懿温和地朝邓艾点点头,让他在庭院中稍等,自己进入徐庶屋中。 两人在里面足足谈了一个时辰,邓艾背着手,在徐庶家的小院内走了又走。 不知怎的,邓艾感觉徐庶和司马懿的之间的交情并不好。 徐庶对司马懿似乎非常有意见,每次跟司马懿比剑都全力以赴,似乎准备把司马懿捅几个窟窿出来。 而司马懿似乎完全不在意,回了雒阳之后,还经常找徐庶聊天,两人暗戳戳商量什么机密事。 这些事情离邓艾实在太远。 现在唯一让他忧心的就是自己的一身本事如何施展。 如何才能回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司马懿。 司马懿一回到雒阳,就抓紧举荐邓艾。 可他回到雒阳的时候夏侯惇刚刚去世,朝中一片兵荒马乱。 曹丕即将登基担任魏王,也懒得见一个司马懿从田间地头寻来的小吏。 负责选拔士人的陈群见司马懿带来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吏,也立刻灵魂三问。 “从哪来,家世如何,可有名士品评?” 邓艾:…… 他家在荆州的时候还勉强算是个豪族, 可家里也没什么人做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