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烤红薯的沙摩柯 (第1/2页)
刘禅负责的只是大方向和大政策。 迁民和教化的方面不能省,其他如何防止作弊, 如何尽量平衡关系,如何尽量彰显大汉的天威就是新任庲降都督潘濬的买卖了。 潘濬已经一路南下赶到味县跟刘禅会和, 刘禅还是第一次见到潘濬面对自己居然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地表情,顿时有点奇怪。 “都督,发什么事了?” “没有~”潘濬非常欣喜地道,“一切如常,一切都很顺利。” 刘禅:…… 总觉得怪怪的,这是怎么回事。 潘濬这次南下真是飞奔到刘禅身边, 无他,他实在是快被诸葛乔和阿会北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吓出毛病来了。 这两人抵达牂牁之后,稍稍一合计,立刻开始另类抚夷政策—— 牂牁有很多当地的大姓跟朱褒狼狈为奸,一直等着朱褒带着人杀回来,所以一直跟诸葛乔作对。 他们不仅拒绝提供当地的地理水文资料,拒绝提供土地情况,还勾结山上的夷人下山,让他们袭击诸葛乔。 等诸葛乔的部队出现损失,他们才主动提着礼物上门阴阳怪气,说这边的夷人确实厉害,外人还是不要管比较好。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诸葛乔的反击居然异常凶狠猛烈。 阿会北学了几句本地夷语,和手下众蛮兵精赤上身,趁着夜色开始破家杀大户。 那些大姓还在庆祝诸葛乔吃瘪,万万不曾料到一群野蛮人神兵天降, 他们赶紧跪地求饶,说自己认识某山的大王、某地的夷帅,平素就交好,准备共同对抗朝廷。 阿会北见证据确凿,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当天晚上,那几家大姓血流成河,举家都被蛮夷杀光抄掠,那惨状让潘濬看了几乎要吐出来。 “咳咳,这边的蛮夷果然厉害啊, 既然如此,朝廷更不能不管——抚夷先得剿匪,谁知道这边夷人的情况速速报来,知情不报,同通匪论处!” 诸葛乔和阿会北联手,用这样的手段在牂牁境内快速推进,杀的那些大姓落花流水,控制了当地的土地命脉,也有了跟山中夷人谈条件的机会。 阿会北杀的兴起,为了追杀那些逃走的夷帅,他还率军一路到了朱提(因为没有地图,他也不知道跑进了朱提郡境内),正好看见孟琰正带着一大堆礼物前进。 一看此人居然装了这么多的奇珍,阿会北顿时大喜。 啊哈,牂牁那些所谓的大姓都这么穷,终于找到一个有钱的了。 这群人跟世子为难,就别怪我神兵天降了。 他自称牂牁阿会南,一顿操作,他把孟琰抢了个精光, 后来听说自己长途跋涉居然跑到了朱提境内,这孟琰又是刘禅的支持者,阿会北顿时傻了眼。 还好有诸葛乔给他支招—— “怕什么,我等都是奉都督之命行事,这种事先尽量瞒着,瞒不过去了,在让都督出面调停便是。” 潘濬:…… 就算是面对刘禅,他也不想再面对这些人了, 好在刘禅早早征召,潘濬也乐呵呵地跑到味县,正式接掌了庲降都督的帅印。 南中四郡被划分为七郡,都由潘濬调遣, 潘濬可以在这自行设立官员、惩治不法、调节赋税、招募民兵,这比之前的治中从事可是升了不止一截。 虽然地偏了点,但想想看,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大权在握的感觉吗? 他虚心地听完刘禅的讲解,顿时连连点头,在胸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案。 比起之前刚刚在五溪开始抚夷的手足无措,潘濬闲杂可是积攒了很多的经验。 自己手上还掌握一支超过五千人的精锐部队,怎么讲道理,都是自己占优势。 而且在牂牁待久了,南下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风景如画,这让潘濬的心情好了不少,又觉得刘禅的安排相当不错。 嗯,这考试的法子倒是不错, 都尉手下还有属官,这是给夷人极好的机会, 这三十年内,这些人都得好好学习汉话,比之前确实有不少的成效。 “只凭这些是不够的, 潘都督在此地还要教会夷人种粮、种茶,跟汉地多多交易, 首先要威之以武,之后是同之以利,化之以文和融之以族都是之后的长远手段了。” 潘濬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把刘禅的话又仔细默念了几遍。 在武陵时,刘禅就一直强调这十六字方略, 潘濬也不敢怠慢,一直牢牢记住。 这庲降都督府肯定也不能靠潘濬一个人操持,刘禅已经上表请求诸葛亮支援一些人才。 在等待益州支援的几天,刘禅又带着潘濬跟那些南中大姓和夷帅多多走动。 这些人尽管心里已经照着族谱把刘禅家骂了一遍又一遍,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跟刘禅关系非常热络的模样。 听说刘禅安排完在这的种种事情就要返回,这些人更是激动地眼泪都流出来了。 “世子这么快就要走了啊? 说起来还真是舍不得啊。” “是啊,南中多年夷人为乱,我等深受其害,都是束手无策, 世子反手就能平定蛮夷,还一方太平,我等实在佩服万分啊。” 五部都尉只给了他们两个名额,内部还有一争,这些人真是恨不得天上掉下个陨石把刘禅带走。 不过刘禅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跟孟琰一样,率军支援北伐。 参加军队,家人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