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 诸葛亮之看破(为紫金玲是熊猫王加 (第2/2页)
的读书人哪怕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也有一股浓浓的优越感。 他们对星象医卜有一股先天的鄙视,认为这些都是小吏、贱民应该学习的事情。 读书人承接天道,应该帮皇帝牧民,这种小道实在是不值得投入精力—— 最多当个业余爱好,游戏而已。 历来读书人的数量一定会远远超过官员的数量, 早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就出现过西汉的太学生因为不满朝廷不包分配而闹事的情况。 现在这年头读书人也一个比一个狂,宁可怀才不遇狂歌饮酒,也不愿学怎么种地、怎么制造农具、怎么冶金。 刘禅在得到这本《天工开物》的时候大喜过望,认为只要尽数推广,消灭强敌,兴复大汉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但戚金金随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按戚金金的说法,这些技术都是一代代人慢慢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万世不易,不可复制的神术。 短时间内用书上的方法取得一定的优势不难, 难点是如何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上不断提高。 而且曹魏又不是傻瓜, 不管是战争中还是平素的商贸里,他们有很多机会学习掌握相同的内容, 如果故步自封不求改进,这书中的神术很快也被对方学走,双方又会回到同样的起跑线上。 诸葛亮没有着急回答刘禅的问题, 他随手翻看这本《天工开物》,被书里众多农桑、制盐、冶金之法深深震撼。 想来这本书就是无数代人的经验总结,虽然厉害…… 却没什么神异。 更不是巫蛊之法。 诸葛亮欣慰之余,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缓缓放下。 他感觉,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找到了。 刘禅突然自称有昊天上帝襄助,本领大增,并网罗了一大群能人异士为之效劳。 刘备和诸葛亮虽然欣喜,却也有点担心刘禅是不是遭遇了什么别有企图的妖邪,正在一点点觊觎大汉的基业。 刘禅这次回归后,诸葛亮征得刘备允许,在夜间悄悄观察过刘禅。 虽然不敢太过冒犯,但侍者回报说,世子每次午夜都会突然消失一瞬,随即又再次出现。 也不知道是不是侍者突然眼花。 通过世子之前留下的泡面盒、可乐罐,诸葛亮已经怀疑世子遇上的并不是昊天上帝, 见了这本天书,了解到了多年后的技术,诸葛亮心中更是做出了大胆的判断 世子遇上的不是昊天上帝,而是千年后之人。 想必千年后的人已经有了跟过去沟通的法门, 通过一些手段向世子传授千年后的种种,以图对世子提供助益。 武王伐纣时,看到本朝的环首刀也会当做神兵, 这千年后的冶炼之法比当代进步太多,选种之法也比眼下更强,能做出穿越时空的法门虽然难以想象,却也不是没有可能。 怪不得世子能做出好大的阵仗,怪不得世子能提前知晓孟达之事。 世子曾说过,历史上因为云长惨败,大汉最终走向败亡, 所以世子才不顾阻挠奔赴荆州,力挽狂澜。 而世子手下提拔的那些人物,如丁奉、阳群、邓铜等人,也应该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豪杰猛将吧? 刘禅不知道诸葛亮居然凭借这些细节就把他和戚金金的相识猜的七七八八(当然是有一定的出入), 他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诸葛亮的答案,见诸葛亮突然颇为唏嘘,紧张地道: “军师,怎,怎么了?” “没什么。” 诸葛亮微笑道: “突然对这天下兴衰颇为感慨, 亮愚钝,连这眼前事都做不好,居然还想知道这千载兴亡事。 也不知道历史上,亮是何等模样?” 他不等刘禅多说,直接把《天工开物》扣在桌案上,声音突然拔高了几度: “不管什么学问,能富国安邦,重兴大汉,那就是圣人的学说。” “亮斗胆,愿为世子推行此书, 也许他日山河一统,大汉重兴,大王与世子能用昊天相助,让这农夫工匠、商贾与士人并列。” “若真有此日,亮虽肝脑涂地,亦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