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天下义士姜维(为织田上总介信长加 (第2/2页)
了! 太好了,太好了!” 众将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子这又在搞什么。 不过想到太子有昊天上帝襄助,大家随即想到,这个姜维定然是要紧人物。 “太子,我去斩了那小贼!”魏延兴奋地道。 刘禅:…… “咳咳,此人虽然对抗天兵,却是个忠良之臣, 不去陇西了,咱们先去会会姜伯约!” 刘禅绝不会忘记,自己在玩《三国杀》时第一次见到姜维这个角色是如何的惭愧甚至恐惧。 游戏中,英姿飒爽的姜维每每高呼“先帝之志,丞相之托,不可忘也”“丞相未尽之业,由我完成!”“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也不会放弃”。 特别是姜维在阵亡时的高呼,更是让屏幕前的刘禅屡屡感到如坐针毡。 无力回天,有负丞相重托。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等看过史书,刘禅更恨不得把历史上的自己在姜维墓前按住大卸八块,为这位汉家最后的守护者谢罪。 究竟是怎样的情感支撑着姜维在皇帝都投降的情况下依然竭尽心力,做亡命一搏, 甚至不惜想出鼓动钟会叛乱这种方法跟灭汉的两个魏军大将同归于尽。 生命的最后一刻,姜维都在为兴复大汉做着种种努力, 尽管他的战法在历史上饱受诟病,写《三国志》的陈寿更在评语中对其疯狂贬斥。 但刘禅仍能感觉到,执笔写下史书的陈寿一边疯狂批评姜维,一边在字里行间之中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惋惜和同情。 这次北伐,除了断陇,刘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姜维此人。 历史的变化会改变许多人。 但刘禅相信,不管风云如何变迁,这个姜伯约仍是历史上愿意为大汉献出自己一切的英雄。 这个出身天水的魏将,从灵魂里跟季汉这些英雄就非常契合, 他比刘封孟达更像一个季汉将军,忠肝义胆堪比关张。 前世他为大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含恨而亡, 这一世,刘禅绝不会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 现在的姜维当然不会想到大汉的太子居然和他神交已久。 听说汉军发动大规模北伐时,姜维就预感到汉军有可能把天水作为主攻的方向。 他已经警告过太守马遵,让马遵注意防范, 可马遵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上次刘备就是出兵斜谷,强攻关中, 他们还等着攻下长安恢复祖宗基业,又怎么会愿意来这里?” 姜维人微言轻,只好跟主簿尹赏、功曹梁绪两人商议应对之策。 “汉,呸,蜀贼要来?”尹赏脸上流露出一丝怪异之色, 梁绪冷哼道: “便是蜀贼要来,又该如何应付? 马遵那厮不懂军务,又胆小如鼠,若是蜀贼当真来了,定然抱头鼠窜,我等人微言轻,又该如何对付?” 尹赏、梁绪外加姜维三人都不是什么大魏纯臣,更谈不上魏国效忠报答, 姜维对名震天下的刘禅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观感,但他对马超可是有刻骨铭心的大仇。 当年马超掀起雍凉之乱,大量的羌戎也加入了马超的部队,跟随马超进攻—— 这些人当然不是为了光复大汉的美好理想,甚至不太了解马超和曹操的冲突。 他们只知道,战事一开,就有随便抢掠平民的机会。 姜家是天水的大姓,姜维的父亲姜冏在天水为将,在这些羌戎入侵时,他果断挺身而出,阻止这些人对百姓的抢掠, 可终究抵挡不住铁蹄铮铮,死在乱军之中。 虽然不是马超亲自动手,甚至马超根本不认识姜冏是谁,但姜维却记得马超的模样。 每次他出现,都有大量的羌胡跟随为乱, 这次,他说什么也要挡住此人前进。 “我等名声微弱,只要让出冀县,退到成纪,蜀贼自然不愿深追。 朝廷大军若来,必走陇山,蜀贼定然全力以赴防备此地,其余诸县防守不足,我等趁机反击,定能大获全胜!” 相比姜维的自信满满,尹赏和梁绪则没有这么多的热情。 不过出于对马超的共同厌恶,两人还是答应了姜维的请求。 果然,汉军出现,马遵立刻夺路而逃,去上邽观察形势, 姜维立刻按照计划,央求尹赏、梁绪跟他一起率军去成纪暂避。 成纪虽然号称女娲伏羲的故乡,但并非什么战略要地, 姜维料定刘禅一时半会不会去管这里,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陇山的防御和平定陇西郡、并布置防线阻挡张既上。 按照兵法常识,这才是刘禅该做的。 毕竟他们在成纪的部队只有一千多人, 若是为了打垮他们导致张既的骑兵从凉州直接杀来,那刘禅真是哪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尹赏和梁绪也觉得姜维的思路不错,所以才跟他一路撤到此处。 可三人在成纪还没站稳,就听说汉军居然尽起大军,以魏延为先锋,直接越过冀县,朝成纪扑来。 甚至刘禅都亲自来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刘禅精通兵法,智谋深远,这已经是魏军上下的一致共识。 此人绝不会意气用事,做出一些荒唐的举动, 他直扑成纪,一下打乱了姜维等人的部署。 尹赏直勾勾的看着姜维,瓮声瓮气地道: “现在该如何?” 姜维咬牙道:“刘禅若来,死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