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为朕披甲! (第1/2页)
虽然看不清对面船上吴军将领的面孔,但对刘备来说,这并没有任何影响。 不管来的是谁,今天,一定要让他们好好领教一下大汉雄师的威力,一定要给他们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让这些率众反叛,在关键时刻阻挠大汉复兴的人付出代价。 “丞相,”刘备的声音铿锵如钢,“叫儿郎们给我披甲!” 在刘备身边,头戴进贤冠,轻摇羽扇的诸葛亮能清楚感觉到刘备心中的怒火。 这位大汉天子在得到关羽、石苞报讯后立刻暴跳如雷,不顾群臣的阻扰,这次一定要亲征孙权。 不只是亲征。 刘备用了一天的时间说服群臣,他这次下定决心,要把孙权视为跟曹丕一样的对手,如果有机会,江东叛臣将成为大汉第一个消灭的对象! 也难怪刘备如此愤怒。 大汉之前跟曹魏作战的形势一片大好。 刘禅关羽都已经节节胜利,不断消耗魏军的有生力量,只要在陇右安心发展几年,大汉就有力量跟曹魏狠狠掰掰腕子。 说不定自己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大汉归一,自己也能重新回到故土。 可又是这个孙权…… 几年前孙权在吕蒙的策动下精锐尽出,对荆州发动了一次总攻。 要不是阿斗精谋善略,手下的士卒作战勇敢,只怕大汉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 战斗结束后,刘备早就按奈不住想要发兵征讨孙权,可孙权已经跟阿斗定下城下之盟,自己师出无名,而且当时曹魏依然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刘备也只能暂时忍耐。 可没想到,阿斗刚刚拿下陇右,孙权居然故态复萌,又要对大汉发动突袭。 这种贼子如不严惩,岂能让天下人心服。 刘禅在朝会上抛出征讨孙权的提议,他本以为会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 可自丞相诸葛亮以下,众人居然一致表示赞同,大家都认为孙权过分了,这次不揍他,哪能让天下人心服? 现在季汉的形势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 他们现在坐拥大半个荆州,军资充足,民殷国富,南中大开发,陇右也逐渐平定,凉州的平定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眼看复兴大汉只差最后一口气,你现在又来找死,若是这次还轻轻放过,难保不会有第三次、第四次。 若是到了节骨眼战斗进行的时候再来一下子,天知道大汉下次还有没有石苞这样的忠臣提前报讯。 商议已定,益州的刘备军主力便开始秘密集结,侍中关兴亲自持节火速飞奔赶到樊城,要求张飞撤军。 张飞代替关羽领军之后不仅没捞到过大战,还差点被人刺杀,心里当然是非常不开心,见到二侄子时还请二侄子向刘备转达一下他的抱怨。 可关兴表示,天子给他的结拜兄弟安排了一个好工作,保准让张飞听了放下一切的抱怨。 “天子令三将军董督荆州诸军事,全权指挥……消灭江东贼!” 刘备这次真是发了宏愿,谁劝都不好使,特别是他听说孙权居然有趁着关羽病弱发动降兵攻打关羽的计划时更是怒不可遏。 行啊孙权, 朕这些年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你,就是想着国事为先。 既然你对伪朝如此忠诚,我就先打掉你这狗贼。 服侍刘备的卫士早有准备,刘备一声令下,几人立刻取出明光铁铠,帮助刘备穿上。 重铠加身,刘备明显感觉到有些吃力, 但很快,他眼中燃起一团兴奋的烈火,慢慢直起腰来。 “朕还使得吗?”刘备轻声问身边众臣,也在缓缓问自己。 征战半生,刘备一直在马上奔波, 只有称帝之后的这段日子,他离开了熟悉的战场,在成都像一个承平天子一样祭祀,按照礼法不急不慢地梳理朝政,让天下人逐渐习惯大汉天子还在、大汉还在的印象。 可这绝不是刘备喜爱的节奏。 他这个天子出身宗亲,却起于微末草莽,当年立下匡扶汉室的大志,现在天下未平,叛臣为乱,他怎能安稳坐在后方,让自己的儿子和结拜兄弟为自己搏杀。 我要亲自上阵! 在刘备身边肃立的黄忠笑的像一个人畜无害的慈祥老头。 见刘备全身披甲,这个已经七十二岁的老人也披上铁甲,呵呵笑道: “陛下之勇,不减当年,此番去,定叫孙权授首。” 另一边,身披皮甲的法正也冷笑道: “曹魏小国尔,名将唯权, 陛下亲率大军进击,必破此贼,汉室可兴!” 刘备哈哈大笑。 看着江上缓缓驶来的吴军大船,刘备只感觉全身热血沸腾, 六十载人生里,像这样纵横豪迈的机会真是屈指可数。 “进击!讨平逆贼!” · 刘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就算是张飞突然率领一大群率军冒出来,朱然也不会太过惊奇。 可现在来的居然是刘备!居然是敌人的皇帝! 他不可能是从成都跑来就正好遇上了这场战斗。 这只能说明…… 孙权从一开始就掉进了刘备军的陷阱中! “卑鄙!卑鄙啊!” 朱然气的破口大骂,朱桓紧咬牙关,迟疑道: “要不要率军突击,斩杀刘备?!” “杀刘备?” 如果朱然是张辽这样的猛将,这会儿应该会选择跟刘备拼了—— 现在刘备如此猖狂,居然当着敌军的面披甲,看来是蛮劲上来,要带头冲锋。 只要斩了他,汉军自然不战自乱。 可朱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