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可造之材 (第2/2页)
是因为许靖的名声着重,才勉为其难用他。 这让许靖非常惶恐,生怕自己挂了以后,自己家人的前途断绝。 跟外公喜欢经典和品评名士不同,陈祗特别喜欢旁门左道, 这次诸葛亮在益州推广所谓的“科学”,有不少人站出来消极对抗,认为这是鬼神之说,不足为信。 只有陈祗一直在用心苦学,加上他的领悟能力相当不错,居然很快就靠着对物理学的理解混到了这次考试的最高分,可谓是结结实实在丞相的面前露了脸。 陈祗本以为,丞相这么重视这科学一道,自己出仕之后应该先在朝廷公干,然后再到地方当太守,最后平步青云成为朝廷的核心人物。 可这次诸葛亮居然把他们组团拉到交州来体验基层生活。 这一路上的青山绿水看的陈祗脸都绿了。 交州有什么好体验的? 在陈祗的印象里,交州只有病疫和山匪,太子应该是上头了才为了面子远征士燮, 等士燮归顺了,太子肯定要收拾行装抓紧转进回去, 他们这些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被丢在交州历练,再混几年除了糜威、霍弋能被太子记起来,其他人还不是就成了彻底的混子,只能对着这青山绿水吃吃龙虾,享受一下形如发配的幸福时光。 好惨啊,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啊。 他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可在刘禅面前仍露出几分失望之色,所以显得有气无力。 毕竟陈祗只有十八岁,就算刘禅再重用他,又能给他多大的官? 估计一个郡丞到头了(郡丞是上面派来的,名义上是太守的助手,可因为实际上不属于太守的幕僚,所以懂得都懂),也不知道自己在这荒蛮之地蹉跎几年才有出头之日。 刘禅许久才缓缓恢复过来,他捏着陈祗的试卷,沉吟道: “奉宗,这是你做的?” “禀太子,正是微臣所做。” 回答刘禅的时候,陈祗心中多少有种荒谬的感觉。 这种奏对,如果问的是大儒的学问,那当然是非常光彩的事情, 可太子偏偏问的是这种旁门左道…… 虽然陈祗自己就很擅长这个,但他还是不愿被人标记为以旁门左道得到太子宠信的佞臣。 “奉宗的学识不错,就以奉宗为……交趾太守, 汝可以自行征辟官吏,再过几日,就能去上任了!” 陈祗:??? 啥? 太守? 交趾太守? 在地方做官跟在朝廷做官是两个概念。 如果在朝廷混个卫尉之类的九卿,那真是有嘴就行,连常雕都能干的不错。 但地方上的太守就不一样。 太守责权重大,在大汉的体制下可以自己征辟官吏,堪称一方诸侯。 士燮的父亲就当过日南太守,可士燮做交趾太守前也是先慢慢从小官学起,开始缓缓过度,有了一定的经验,知道朝廷的大概路数才能混的不错。 一上来就当太守的人也不是没有,但那些人都是本领高强,最少要熟悉环境,跟上面的人有很深的关系,还能指挥得动下面的人马。 但这几点,陈祗哪个都没有…… 交趾太守! 那不是士燮的地盘吗? 太子你自己都不敢去交趾,让我去那里当太守…… 坏了坏了,这是不是太子故意想杀了我啊。 嗯,定是如此, 应该是太子想对士燮下手还没有找到机会,所以让我去交趾上任, 等我被士燮一刀砍死,太子就能找到出兵的理由, 到时候太子令旗一挥,大军就能迅速从海陆两地进军,士燮手下那点军队怎么能抵挡得住朝廷的大军滚滚。 这么想其实还是蛮诱人的。 如果主角不是自己的话。 陈祗感觉自己浑身冰凉,今年才十八岁的他真心实意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冰冷。 “臣,遵,遵太子谕令……” 他的声音也跟着不断的发抖, 刘禅还以为是他刚来就接受如此重任,心中实在是太过感动,当下勉励道: “交趾乃交州第一重地,还需奉宗用心,为国效力。” 士燮上次跟刘禅交谈之后表示只要朝廷派太守来,他会竭力辅佐,做好交接工作, 有了这个承诺,陈祗的工作一定非常好开展,这是福报中的福报,就看这个争议很大的未来重臣如何施展自己的拳脚了。 做得好,自然大有提拔,如果做的不好…… 做的不好,在交趾这片土地上当个父母官也不错。 霍弋在一边兴奋地道: “我愿意去交趾做个县令!” 刘禅白了他一眼,叹道: “你这年纪见识,如何主政一方,还是好好学起——高凉愿不愿去?” “那是啥地方?” 陈祗闻言,也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到底是太子的亲信啊。 你看,这才是正确的任用方式。 我要是到了交趾,说自己是交趾太守,士燮一定会勃然大怒,找人把我活埋,然后就说是被山贼杀了。 就算他不敢杀我,我自己去交趾上任,谁也不认识,我可怎么指挥下面的人物,别闹出大笑话来啊。 士徽轻拈长须,微笑道: “太子选中的交趾太守必然不错,等到了交趾,我士家一定要好好招待一番。” 陈祗如遭雷殛,哆哆嗦嗦地道: “臣……臣多谢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