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这也叫法宝 (第1/2页)
夏侯霸手上足有五千人马, 他把五千人马散在城中组织全城搬迁,仓促之间,自己手上能调动的卫队也只有七百多人。 发现城中的骚乱居然是有组织的行动,夏侯霸立刻知道不好。 原来城中还有敌人埋伏? 藏得够深啊。 “莫慌,敌人一定没有多少,先把首恶诛灭,那些盲从者一定做鸟兽散状!” 可是…… 这一地作乱,全城那些不愿迁走的百姓都纷纷作乱。 丁奉之前就留下了不少锋利的钢刀和宝贵的铁甲,百姓们见有人带头,也都纷纷拿起钢刀跟魏军斗在一起。 他们虽然没有组织,也没什么战法,可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生命的大战,只要斗败魏军,他们就一定能从种种困苦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应该有的生活里。 人在最危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帮助的人就会被当做救世主。 当夏侯霸手下的精锐魏军组织起来,开始对城中的乱民发动进攻时,城外阵阵号角响起,丁奉率领的汉军重新朝武当杀了回来! 魏军士卒虽然悍勇,但他们只是为了当兵吃粮, 可汉军不一样, 现在丁奉军的基层已经有大量力行社的队官,在他们的鼓舞下,汉军开始有了更强烈,更伟大的梦想。 救万民于水火,救天下百姓于苦难! 那些武当百姓生死关头,见汉军返回,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他们斗志更盛,勇敢地跟魏军士兵绞杀在一起。 城中的魏军一开始就人心惶惶搞不清情况,现在见汉军居然从城北杀来,顿时陷入了恐慌。 夏侯霸惊恐之余立刻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现在他手下的士兵号令不一,有的在镇压乱民,有的在迁移百姓,还有的在整理军备,根本来不及收拢。 夏侯霸当机立断,命令还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抓紧放火烧毁刚刚抢回的部分粮草,然后立刻向南城突围。 至于城中其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魏军士兵(包括诸葛诞和州泰),夏侯霸也顾不上他们了。 不得了,这次大败,只怕日后蜀军不好克制了。 章武二年十二月,大汉前将军丁奉两次在武当县大败魏军,歼灭、俘获诸葛诞、夏侯霸麾下魏军近万人,诸葛诞被迫投降,汉军也终于得以在汉水以北立足,这更是丁奉、石苞、诸葛恪这后来威震天下的铁三角组合第一次在战场上发光发热,三人的亲密无间的良好友谊也随着季汉的历史的新篇而为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一段佳话。 佳话都是后话。 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丁奉除了一边抓紧向后方报喜,一边安抚民众,一边又开始盘算如何才能筹集粮食过冬。 之前他把粮食都分给百姓,满以为夏侯尚会选择从百姓手中抢掠,到时候自己在神兵天降夺回来便是。 可没想到夏侯霸这孙子居然这么光棍,选择直接把百姓迁走, 他倒是从百姓手上抢回了不少粮食,可他在撤退时又一把火烧了。 这样就尴尬了。 不行啊,得想办法弄点粮食,不然以后可怎么爆兵啊。 “要粮还不好办? 今年上庸也大丰收,我们渡江去找上庸太守申义举要粮食,这不就成了? 当时太子让我等攻打武当,也是因为这个考虑。” 丁奉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可要他去求申耽,他觉得有点拉不下脸。 自己之前可是跟太子吹牛,说只要精兵三千,就能横扫一切,跟当年欺负吴军一样。 不过他也知道当年吴军之所以被自己溜成那样完全是因为主力不在家,如果吴军的主力在,丁奉根本不可能带着一群流民翻江倒海。 诸葛恪默默无语, 石苞见诸葛恪难得这么安静,还有点不适应。 他瞥了诸葛恪一眼,颇为谦恭地道: “不知道诸葛记室还有什么高招。” 诸葛恪这个神童在这次作战中完全是负作用, 他跑不快,跳不高,自己的自称神童,却根本跟不上作战的节奏,这让他非常无语,甚至有些后怕。 原来带兵这么复杂,还好不是我带兵…… 虽说如此,参谋个计策诸葛恪自负还是可行。 他琢磨一番,低声道: “我倒是有个办法,就看公等信不信任我了。” “废话!”丁奉一巴掌扇在诸葛恪后脑勺上, “元逊聪明绝顶,又是丞相亲侄,我等有什么不信,咱们是好兄弟啊。” 谁特么跟你是兄弟…… 诸葛恪翻了个白眼,继续压低声音道: “我那个族叔诸葛诞不是投降我军,表示想给大汉做些事情吗?” “不错,他是这么说的。” “这不就成了——夏侯霸仓皇向东,肯定一边加固阴县的守备,一边向更东边的樊城报讯。 咱们东北方就是南乡郡,那边的魏军肯定没有接到夏侯霸遭到重创的消息,最多收到之前武当被我军攻破的消息。 我那族叔既然愿意为大汉效力,不如让他去南乡借粮,我亲自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