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节 (第1/3页)
瞧瞧他们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哎呦呦,看见大清的一颗大葱也稀奇。 保康:“……” 保康哈哈哈笑。 保康知道,这是一种事实上的阵痛,而他们必须接受,必须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中,知道华夏文化的落寞,不足。 当然,保康也知道,这非常非常非常……的困难;也明白,这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 不说别人,就是他汗阿玛,野心勃勃地要利用西洋文化发展新满洲文化,对此也是感叹不已,说面对这些西洋人和他们平等建交不舒坦。 纳兰老师说:“如果说怀抱着“上国大国”梦想的大清人都有这种“阵痛”,皇上作为皇帝,是感受最清晰的一个,承受压力最大的一个。” 保康就嘻嘻笑。 他汗阿玛很在意汉家人骂他“蛮夷果然是蛮夷,做了中原皇帝也没大国皇帝的气度和尊严布拉布拉”。 还非常在乎满蒙王公对他的不满,说实话,蒙古部落的任何一个台吉,地盘都有英吉利那么一个海岛大,整个欧洲都没有大清大。 可是能怎么办? 事实就是如此。论富裕和文明,整个蒙古部落捆一块儿,也赶不上西洋国家的技艺水平,文化发展。 西洋国家发展起来了,古老神秘的东方才刚刚起步,就算现在大清各方面技艺领先西方,那又如何?论起来民众基础,西方国家依旧甩开东方很大一步。 而且,还有大清内部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还有那未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保康怕他汗阿玛坚持不住,特别找时间和他汗阿玛谈话,就看着他汗阿玛的情绪特低落。 皇上如何不情绪低落? 大清进关,满以为坐拥大好河山,可以过好日子了,结果那,赶上时代大变革的时候了,还是快结束的小尾巴时候。 皇上叹气:“汗阿玛大胆猜测,未来,很可能就和保康说的那样,技艺和文明决定国家地位。” “目前大清,技艺方面,只能从上到下发展,积极开展百姓基础,争取大清的民间多出来几个“黄履庄”;而文明,古老的华夏文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黄昏落日的时候了,再不改变,那就是从根子上落后于整个西方。” 保康眼里冒小星星:“汗阿玛真知灼见、英明神武。” 皇上无力地挥手。 “还‘汗阿玛真知灼见、英明神武’?后人不大骂汗阿玛没有大国尊严就好了。” 保康嘻嘻笑:“之前的中原,没有椅子,人们都是跪着说话。到了大唐时期,胡椅传入中原,可上朝的时候,还是君臣一起坐着。也没谁说唐太宗没有大国尊严。” 皇上:“……” 保康面色“肃穆”:“到宋朝时期,那宋太~祖命人把大臣的椅子抽走了,从此大臣都跪着说话,结果又如何?大宋最终也没有北上成功,反而被打得南下。” 皇上:“……” 皇上觉得熊儿子果然是熊儿子,皇上抖着手指着门口。 “阿弥陀佛。汗阿玛再见。”保康愉快的声音响起,皇上更是气得来—— 气完之后更想叹气。 心里头烦闷,一个人坐着没劲儿,温暖如春的暖阁也治愈不来的他的“心里拔凉”,皇上干脆出来温暖如春的暖阁,到外面吹吹西北风,醒醒神。 来到坤宁宫,和皇后唠叨唠叨两句“你看看保康,越长大脾气越大,瞧瞧他那小样儿……” 皇后娘娘亲自给皇上泡茶,安静地倾听,听完后还特称职地安慰皇上:“世事如此如此,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东方之前不是兴盛过西方?凡事哪有一直兴盛衰落的过程。” “现在东方落后一步,我们吸取前朝教训,好好培养皇子公主们,关心民生,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