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节 (第3/3页)
心声,莫名有一点点认同,确实一点点“不容易”。 小福晋本来就被欺负的满脸通红没褪去,在这些宫人那莫名奇异的喜庆气氛中,更是羞得来—— 出嫁的女子,开齐额发和鬓角,改梳戴钿子、插扁方的“小两把旗头”,还要穿戴作为瑞亲王妃的正式服饰准备“拜舅姑”……保康等候小媳妇收拾妥当,一起用过早膳。 咳咳,一个早膳的时间也是气氛莫名欢乐喜庆。 辰时正,太子妃亲自抱着一捆非常整齐、红线绳捆绑的桃木杆,喜气洋洋地进来乐福堂,小福晋羞答答地接过来,抱着出来正殿,来到小厨房拜灶神。 新娘子正式入驻乐福堂,小夫妻两个一起在神明面前郑重表示“不忘勤劳,勤俭持家”。 新郎官·保康带领新娘子去乾清宫、慈安宫、坤宁宫行拜见长辈拿红包,再和兄嫂、姑姐以及宗族中的其他长辈们,请安“分大小”。 皇上领着儿子们儿媳妇们去奉先殿给祖先灵位挨个上香,告诉祖先们他的儿子保康娶妻了,祈求祖先们保佑他三年抱俩胖孙孙。 一圈儿礼节走下来,整个婚礼至此完成大半,午休过后,一家人欢欢喜喜地用一顿晚膳,这就是熟悉的一家人了,一家人,那当然说话就不一样了。 一家人一起散步御花园,在养性斋围坐说话。皇上、皇子们公主们一伙儿,皇太后、皇后、皇家儿媳妇一伙儿。 太子首先委屈巴巴地告状:“皇祖母、汗阿玛,皇额涅,昨天夜里兄弟们被保康弟弟都点了睡穴,闹洞房只闹一半。” 胤禩气不过:“昨儿夜里兄弟们怎么回来东三所的都不知道。” 直郡王更委屈:“想当年,保康弟弟领着一帮子兄弟闹儿臣洞房的劲头……” 四公主眼睛一瞪:“技不如人还抱怨。” 同样因为保康弟弟/哥哥的大婚特意赶回京城的几位公主都笑:“那可不?有本事你们别睡着。” ………… 长辈们哈哈哈笑,皇后娘娘护着儿媳妇笑,皇家福晋们都捂嘴笑。 保康捧着茶盏抿一口茶,微笑;已经成亲被大闹洞房的皇子们,委屈;还没成亲的皇子们笑完后反应过来,怕怕。 本来都以为洞房花烛夜一定是要被闹得不知东西南北的,哪知道昨儿见识到保康哥哥的神操作,还没成亲的小阿哥都心动,但是,他们没有保康哥哥的本事。 想想他们之前闹哥哥们洞房的势头,瞧着一个个兄弟那个“等着闹洞房报复回来”的模样……胤禵、胤禑、胤禄、胤礼……一个个的看着他们的保康哥哥都眼冒绿光。 保康淡定地品茶,身上是人间五月天的太阳光,鼻腔里人间五月天的花香,耳朵里是哥哥弟弟们的闹腾,眼角余光里皇祖母和汗阿玛脸上的幸福和满足…… 他也幸福和满足。看到他额涅搂着害羞的小媳妇好像一对亲密的母女,更是欢喜。 第143章 保康六月初一和小福晋“双回门”, 后面紧接着就是“接七还八,两家都发”,“接七还九, 两家都有”……传统礼仪中,全部走下来要两个月才是圆满结束。 汉家婚嫁礼仪精简,满家婚嫁礼仪也精简, 而且皇家儿媳妇, 其他的该有还是要有,“住对月”当然没有了。但皇上还抽空领着所有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们去孝陵拜祭太皇太后和先皇…… 七月初三, 流火一般炎热的日子里, 一家人趁着清晨凉爽一大早动身, 该去东北的去东北,该去南海的去南海, 该去苏禄的去苏禄…… 皇上和皇太后也要跟去五台山一趟见见师祖,加上陪同的文武官员、王公大臣以及侍卫宫人们, 皇宫几乎走空了, 皇城也空一半儿, 整个四九城就感觉空了一半儿。 四九城的老百姓一边哈哈哈笑着给他们送行,一边琢磨自己也去哪里窝一个夏天;皇上一家人出来正阳门, 皇上和所有的儿子们只有一句话。 “此一去, 困难重重。但你们是皇家子孙,谁都不许给皇家丢人。” 皇子们齐声高喊:“遵汗阿玛命令!” 皇上挨个看过去,特嫌弃地一挥手:“都去吧。” 皇子们:“……” 你老人家好歹也安慰安慰我们……好吧, 能有一挥手就很好了。太子直郡王领头, 一起对着皇太后皇上皇后行大礼, 不管怎么不舍, 到底还是领着各自的人马奔向各自的上车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