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节 (第3/3页)
们两个,自己吃好后慢悠悠地出来清华园,慢悠悠地踱步。 五月里的清华园、畅春园,自然是红英烂漫、水流潺潺,宫人们做事的身影也带着一股子浪漫的生机…… 三格格在不远处一颗老桃树后偷偷摸摸地探头,保康走过去拍拍她的小肩膀笑道:“我们三格格想叔叔了?” 三格格低着头,红着脸,不光没有平和的爽朗,反而吞吞吐吐的:“叔叔……造纸,有办法……不污染吗?” 保康一愣,随即眼里也带上笑儿:“有。三格格是不是看到了什么?治理污染的机器正在研究。造纸的新方法也在研究。” 三格格眼睛一亮,狠狠地松一口气的样子:“那就太好了,叔叔,小三儿知道叔叔忙,小三儿没事了。” 说完人就跑了。 保康眼睛一眯。 干脆出来畅春园,一路晃悠到宫外皇城的户部衙门,找到胤禛。 胤禛一看他保康哥哥的面色就知道有事儿。 “保康哥哥,是不是因为内务府世家和八大皇商的事儿?”胤禛也奇怪他保康哥哥这段时间为何一直没有动静。 “是也不是。若胤禛弟弟来处理,怎么处理?” 胤禛皱眉:“八大皇商还好,他们身为正经皇商,都是家资丰厚,他们借内务府银子,就是显摆和皇家的亲近关系,一般没有亏本还不上的情况。” “内务府,本来就因为身在内务府得力很多,忠心耿耿和不贪不拿本是应该……汗阿玛顾念他们的情意想多照顾一点儿,也是应该。保康哥哥,虽然弟弟还是不改初衷打击贪污。但,人性就是如此。” “若胤禛处理,直接光明正大地给予照顾,有功就赏,有错就罚。” 说着这么法度严明的话,他却露出不属于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感叹”,也不是,他有这么一番感叹,却还是坚持自己。 保康笑开来:“你也知道这是人性,还一力打击贪污,难得。我们的胤禛弟弟就是这样的汉子,不光和天下人抗争,还敢于和人性抗争。” 胤禛:“……” 胤禛跟小孩子一样倔强:“弟弟自是不会改变。” “是是是,我们胤禛自是不会改变。哥哥今儿来,还有一个事儿要问弟弟。我在山西和陕西的时候,遇到很多无法论对错的问题,花了好一番心思解决,你们在其他地方如何?” 胤禛示意哥哥坐下来,自己泡一壶茶,慢悠悠地说道:“比如那当地官府顾虑一个村子的人的生计,顾虑自己的政绩,不忍心查封他们的小造纸作坊。”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沿溪纸堆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保康哥哥说得对,谁也无法论出来对错。” 一杯茶后,胤禛就打开话茬子:“之前都没有人注意‘环境保护’的事儿,毕竟规模小,再怎么污染也污染不到哪里去。可是这些年来,随着大清国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别的不说,单说对纸张的大量需求。” “一股股发黄的废水冒着刺激性的味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流到田地里、河流里。田地的庄稼不长,长了也不能吃;河流里的鱼虾不活,活下来的也不能吃。” “人们大量无节制地砍伐竹林树木,山体上草木不生,尘土飞扬,青山绿水都变得千疮百孔、再无生机。” “可是用纸的人,人人都夸这个纸好,那个纸好,谁去关心纸是怎么造出来的?谁去关心环境的影响?反正影响不到他们的住处。 可是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但——这是当地民众唯一的手艺,也是他们靠山吃山的活计,祖传的手艺。之前纸张是纯人工生产利润也不高,这个情况并不明显,但是现在……” “地方官……反正他们在任期间政绩好就行,至于接手的人的难处自是不管。老百姓……自己先赚银子再说,至于这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朝廷的官员,年底的时候上下这么报告一打,漂漂亮亮的政绩数字,谁去查看他们治理下的河水有多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