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节 (第1/3页)
保康:“……可以可以。” 点头如啄米的小样儿,一看就是“心不诚”。胤禛岂能不知道他保康哥哥的想法?不就是弘晏这都两岁了,生怕家里长辈催二胎? 只是胤禛一开始只以为他保康哥哥因为曾经出家,不喜欢太多女子环绕,哪知道孩子也不喜欢多。 对上保康哥哥那双依旧少年般明朗的模样表情眼神儿,心里默默琢磨哪天和皇太后聊聊,和汗阿玛皇额涅说道说道,胤禛表面做出一副“相信”的模样。 听着外面的风声,眼望外面淅淅沥沥开始的雨幕,再续一杯茶,果断转移话题:“‘春雨贵如油。’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保康眨巴眼睛,心里警惕顿生,却也只好转头看向窗外。 风起来,雨幕变大边快,雨点儿越来越大,打在屋檐上噼里啪啦的声音,保康不由地也笑:“忙完这一轮,我要去五台山避暑,胤禛弟弟要不要去?” “那自然好,五月份弘晖和大哥、太子哥哥出海,我带着二格格,还有福晋一起去。” “这个主意好。二格格三岁了,正好出去看一看。弟妹这么些年操劳家事也是辛苦,去轻松轻松。” “哥哥说得是。弟弟这些年一心忙公事,家里几乎顾不上,福晋着实辛苦。” “……” 兄弟两个说着家常,胤禛自从皇贵妃娘娘去世后就一直有点消沉,连带的一家人都情绪不高,自觉去五台山避暑的主意非常好。 保康也觉得非常好,该忙的他们都忙好了,大清国,就这么“自个儿”运转试一试。 康熙四十六年的四月二十六日,大清国第一次改革官僚机构人员的目标达成。 瑞亲王和胤禛阿哥领头,裁掉不再需要的小司,根据其个人性格能力安排其他去处,或者给予一定的银两补助;合并、精简各司,合理优化机构做事步骤,使其更有效率;给真正有需要的司、衙门增加人员,给予奖励…… 最重要的是,再一次普及作为大清官员的责任和义务;再一次鼓励老百姓站起来,监督或者争取自己的权益;再一次告诉大清人,做官不是唯一出人头地的出路,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达成人生目标…… 再一次告诉世人,士农工商的严苛阶级划分,即将打破! 这简直是盘古开天辟地一来的第一次! 尽管瑞亲王和胤禛阿哥只负责官员不负责小吏的人员数量,尽管他们只在京畿地区展开,但其影响深远、巨大! 阳光和清风一样明媚的人间五月天里,弘晏自己摆弄玩具小车车转圈儿,自得其乐;小鹰儿在他身边趴着,懒洋洋的一动不动;皇上用着小茶,捧着小报看上面对两个儿子的大夸特夸,哈哈哈大笑。 “这些人就想不开。大变革的时代,这真是行行出状元。甭管做官做商做吏做匠人,能做好才是本事。” “其他地方有地方官自己负责,其他独立衙门比如八大海关也都是自己负责,各地方官门小的小吏自己负责,绍兴师爷……还别说,这次科举考上来不少。这些人可不是书呆子,那都是会做事的官,挺好,挺好。” 弘晏:“挺好,挺好。” 小鹰儿:“嘎嘎——嘎嘎——” 皇上更笑,随口说道:“玛法的小弘晏也知道‘挺好挺好’?哎呀,我们弘晏要是又个弟弟妹妹,那就更好喽。” 弘晏拍打身边的布老虎,拉开姿势:“老虎,‘吼——’” 小鹰儿懒洋洋:“嘎嘎——嘎嘎——” 皇上:“……” “我们弘晏学老虎叫真像。玛法知道弘晏要老虎,可是养老虎太危险。”皇上放下小报和乖孙儿一起玩赛车,继续“劝说”乖孙儿,“弟弟妹妹多好啊,可以陪弘晏一起玩,可以听弘晏的话,还可以帮弘晏打架。” 弘晏懵懵懂懂:“弟弟妹妹?弘晏弟弟?” 皇上:“弘晏真聪明,记得哥哥姐姐喊‘弘晏弟弟’。弘晏是哥哥姐姐们的弟弟,玛法说的是弘晏的弟弟。” 弘晏更懵。 亲玛法瞧着乖孙儿愣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