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第2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节 (第2/3页)

心地说话,瞧着海边当地人的装束,移民过来的八旗人和汉人那改变的四不像的服饰,更笑。
  说实话,这里很落后,而且当地人等级森严,论男尊女卑。除了最高的是酋长和牧师之外,最低的是奴隶,中间的是平民。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捕鱼打猎、种田收获、海滩游泳嬉戏……吃穿住用,无不有明确的要求。
  师祖没想到他们适应的这么好。
  夏威夷人相信神灵、相信宿命、相信家长的权威……和大清儒家文化相同也有不同,倒是有点儿类似藏地——或者说,小徒孙就是有这样的魅力,或者说能力?
  这里没有正统的国家,好似一个蛮荒之地一般。小徒孙当初不费力气拿下这里,和当地的酋长们处得特好。后来皇帝派人用心建设这里,外来的八旗军和汉人,都和当地人处得非常好,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
  一切都让师祖感受到,“有容乃大”的美好。
  第183章
  大清没有殖民地, 大清也没有藩王,大清任何一个大小地盘,那都是大清朝廷的直属地盘, 就算地处欧洲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 那在名义上也是直属于大清。
  就是喀尔喀、青海、西藏……这些地方, 也在皇上的划旗而治、解放农奴各种政策不断加的情况下, 逐步和中原内地发展同步。
  不论是百姓生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法律条文等等,都一步一步的, 再也和中原紧密不可分。
  宗教信仰自由、风俗习惯互相尊重、选拔人才公平公正……甚至当地办学不光有大清官话满语和汉语,还允许有当地语言,各民族语言;除了儒家正统文化要学习之外, 还被要求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
  是的,被要求。因为瑞亲王殿下说, 任何一个语言,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或者因为时代的发展不再适合了, 但应该尽可能地给予保留。
  瑞亲王殿下连这样的心都给各族人们操碎了, 他们还有什么话好说?
  在这样包容开放团结的大环境下, 各个地方跟着朝廷, 一面发展社会经济, 一面提高文明进度,向心力和凝聚力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这也是皇上敢跟着熊儿子一家出海文玩耍的原因之一,皇上相信,他离开个几年, 国家一定不会出乱子, 反而因为他和熊儿子都不在, 那些人没有了依赖必须绷紧了神经拿出一百分的努力做事儿。
  比如他那些糟心的儿子们。
  互相牵制, 互相监督,互相帮忙……就算他这些留守的皇子们结盟,就凭他老人家临走之前的安排,那也无法反叛成功,等他老人家玩够了回来,这皇位还在那里,牢牢的,多好?
  ……!
  要不说姜是老的辣那,一干皇子们就是知道他们汗阿玛的心思,知道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是故意的,又能怎么办?他们的汗阿玛和保康弟弟/哥哥都离开了,他们要是离开,这大清就散了,他们敢撒手吗?
  不撒手,那就要绷紧了神经把胆子挑起来!什么你说糊弄糊弄坚持几年等出海的人回来就是了,要找死的节奏啊,知道上上下下多少眼睛盯着吗?巴不得你出个小差错,等将来告你一状。
  总之就一句话,你不想操劳,想操劳的人很多,你敢撒手吗?眼看胤祥和胤禛这些排行到“十”后面的弟弟们都长大了,后面还有一串儿小弟弟……
  还有一串儿马上要长大的侄子们……
  京城,太子在百忙之中,利用喝茶休息的功夫,捧着他保康弟弟寄来的信件看完,眼睛发直。
  体会完他汗阿玛、皇太后、皇后等等人玩得特尽兴特欢喜的开心劲儿,擦眼眼角那“自个儿心疼自个儿”的泪水,展开小画儿一看,眼泪又要出来。
  瞧瞧这画儿画的——京城里头正是大雪天,加上狂风呼啸,即使紫禁城的南书房里头温暖如春,可怎么也没有那份儿脱光光玩水的欢乐不是?
  一个个的,就穿一条小裤裤在湛蓝的海水里,和大海龟嬉戏,和海浪拥抱……不说他保康弟弟,太子就看着,弘晏侄子坐在一只大海龟上面,笑出十二颗小乳牙和牙花子的顽皮模样,眼泪真忍不住了。
  太子擦擦眼泪,拿着信件和画儿,摆出来一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大度风范,对着周围的大臣们说道:“我们王爷来信了,大家伙儿传着看看,也对我们的夏威夷有些了解。”
  一直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