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销玉魂 (第1/2页)
韩悯与爷爷站在院子里,目送屋顶的茅草远去。 这才是断了线的风筝,飞得又高又远。 韩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几根没有压好,其他的还是可以的……” 话音未落,大风又吹走一些茅草。 韩悯迈开一步,挡在爷爷面前,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爷爷,我刚刚说的老杜,你知道他是谁吗?他那句诗好不好?” 韩爷爷收回目光,捋着胡子,颔首道:“挺好的,起头就不俗,后边呢?” 这时,元娘子来喊他们吃饭。 韩爷爷拄着拐杖,向偏厅走去。 元娘子扯着韩悯的衣袖,把他拉到一边。 “你上午带佩哥儿出去,遇见什么了?他怎么看起来不大高兴?” 韩悯叹了口气:“他想吃麦芽糖,但是卖糖的爷爷被叫走了,没等到。” 元娘子也没法子,只能说:“那我明日再带他去看看。” 韩悯又道:“他问我,为什么我们家不能把卖糖的喊到家里来。” “你怎么说的?” “我骗他了。” 韩悯把对韩佩说的话,再说了一遍。 元娘子道:“说的挺好的,你做得对。” “可我就是觉得,有点难受。” 韩悯在永安城过了十七年,虽然韩家那时不算富裕,但是爷爷和兄长贴补他,他想吃的零嘴儿随时都有。 但是韩佩不同,韩佩还小的时候,韩家就被抄了家,举家回到桐州。 元娘子摸摸他的脑袋:“这也没办法,嗯?去吃饭吧?” 韩悯点头,默默地把“把卖糖的老人家请到家里来做制糖表演”这一项,划进自己的目标里。 晚饭正式,一家人围坐在正堂圆桌前,韩佩的娘亲柳娘子也在。 没吃到麦芽糖的韩佩提起精神,给娘亲夹菜,哄她高兴。 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韩悯看着韩佩,实是有些难受。 他再看了看天色,下定决心,站起身,朝韩佩招招手:“走,二哥再带你去看看。” 韩佩眼睛一亮,跳下凳子,跑到他身边。 天色渐晚,又在下雪,马上就要关城门了。 韩悯把他扶上马背,自己也翻身上马。 堂前韩爷爷笑着摇头:“悯哥儿就喜欢胡闹。” 元娘子道:“他从前闹着要什么东西,你老也是这样,饭也不吃就带他去找。他有一回做梦,说梦话要玩什么手机,你老也带他去找,天底下哪有这东西?” 韩爷爷轻咳两声:“悯哥儿就是心好,见不得旁人难过。”顺带夸夸自己:“随他爷爷,他爷爷真会带孩子。” 韩悯骑着马,一路进了城,往白日里摆糖摊子的方向去。 正碰上那老人家要收摊回家,远远地看见他们,放下肩上的扁担。 “可算是来了。” 韩悯勒马,翻身落地。 “您也在等我们?” “也不是,就是他们跟我说,你和你弟弟在这儿等了许久。” 老人家打开糖罐,用竹签挑起最后一点儿麦芽糖。 “也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来,就留了一点儿。要是你们没来,就拿回去给我的小孙儿吃。” 韩佩接过竹签,道了声谢。 韩悯送走老人家,嘱咐他路上小心。转头一看,韩佩拿着糖,也没有吃。 “怎么了?” “我想回家再吃。” “那就回去再吃。” 韩悯再看看天色:“得快点回去了。” 正好赶上关闭城门,守城的士兵们盘问了两句,听说他是为了给弟弟买糖误了时辰,笑着朝他摆摆手,让他快过。 韩悯亦是朝他们抱了抱拳。 快去快回,路上耽搁的时间不多。 在门前下马,韩佩举着竹签上一小块儿麦芽糖跑进门。 他说了什么,韩悯没听清,应该是什么高兴的话。 他将马匹拴在树下,近前去,一家人正围在桌前分糖吃。 烛火昏黄,桌上垫着干净的油纸,韩爷爷拿着一把小木刀,小心翼翼地将麦芽糖分做六份。 韩爷爷朝韩悯招了招手,要他快过来吃糖。 韩悯脚步一顿,随后快步上前。 韩佩靠在他身边:“二哥哥最近苦苦的,多吃一点。” * 晚间歇息,韩悯如往常一般,给兄长揉腿。 韩佩睡在最里边,咧着嘴角,还流口水,已经睡熟了。 韩识笑着道:“得亏你给他买了糖吃,要不他肯定睡都睡不着。” 韩悯认真给兄长捶腿:“我小时候应该闹得比他厉害。” 韩识看向他:“都捶了两年多了……” 韩悯正色道:“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过了两刻钟,韩悯收回手,看模样要下榻。 韩识问:“又要去抄书?” 他已经没书可抄了,话本的事情也还没有着落。 但韩悯抿了抿唇角,点点头。 韩识便道:“早点睡。” “好。” 韩悯绕过屏风,坐在案前,点起蜡烛。 为钱的事情发愁。 他拿出自己存钱的木匣,清点了一下剩余资财。 除了他自己的一些银锭铜钱,还有就是那三张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