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8章 都是实在亲戚啊 (第1/2页)
刘禅向诸葛亮求助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有的没的,生怕诸葛亮并不答应他的交州开发计划。 但诸葛亮思考再三,还是表示了绝对支持。 虽然这样会牵扯好多北伐的精力,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交州虽然荒蛮,但那里毕竟是大汉的故土,有已经开发好的现成土地,在合理规划后可以大规模种植水稻,比从荆州开垦土地还节省人力,熟地的产量也不错。 而且就算北伐时转运不畅,可进攻东吴可是非常方便,甚至可以选择走番禺翻过大庾岭的战术,对东吴的两路都形成威胁。 早晚要灭吴,现在吴国在夏口囤驻重兵,造出一副铜墙铁壁的架势,诸葛亮也愿意玩玩两路出击,分散他们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现在有一个现实问题正需要交州这片土地来解决。 “丞相,不,孔明,你得好好考虑一番啊。” 马良已经连续四天,每天一早就来到诸葛亮府上影响他办公,让诸葛亮的脑袋现在有三个大。 平心而论,马良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手腕、又对大汉非常忠心的人, 在他治下,荆州的世族不敢随意兼并土地,一切赋税、徭役也要按时缴纳,可谓是提着自己脑袋替刘备厮杀。 可马良也是一个缺点非常明显的人。 他特别护短,虽然一心向着大汉,却也希望把自己麾下的荆州子弟都塞到匡扶大汉的队伍中。 简而言之,就是喜欢帮自己的子侄亲信找工作,不仅是七大姑八大姨,整个荆州的世族豪门只要愿意吹捧马良两句,马良就非常热心地带着他们一起匡扶汉室。 这些世族子弟肯定不愿意经商或者做小吏,一群人年纪渐长,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开始清谈、饮酒、装逼,抱怨自己的一身本事为什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诸葛亮曾经让马良动员过他们去军中效力,可这些人到了军中也是人事不干一点,天天在军中聚众装逼。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诸葛亮于是想出了一个非常霸道的手段——把他们送去交州。 “孔明,这些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子侄,各个都是能匡扶汉室的好孩子啊, 你怎能把他们送到交州去啊!” “我早就听说益州那边的人对陛下不算恭敬,不如这样,我选拔一些子侄,你让他们去益州当官。 随便来个县丞、县尉也就是了。” “还有不少人精善武艺,现在又是北伐又是东征,自然少不了这些英才,我看让他们跟着云长翼德学学统兵作战,将来也是……呃……孔明你说。” 诸葛亮难得露出了非常无语的表情,马良也只好讪笑着不再说话。 我是丞相还是你是丞相? 诸葛亮干咳一声,道: “荆楚之地人才济济,这点亮再清楚不过, 只是现在大汉开疆,最需要人才的偏巧是交州、陇右、南中三地,这交州离荆州最近,风土有些接近,正是荆州男儿一展身手之时。” 把自己家的子侄运作到一个钱多活少离家近有油水的地方是本事,运作到交州这种荒蛮的地方就是找事了。 马良要是这么搞了很担心挨闷棍,于是据理力争,希望诸葛亮收回成命。 一向温文尔雅的诸葛亮也懒得跟马良多说,他瞪了马良一眼,缓缓地道: “若是不愿,我便从蜀中再选人去。” 马良:…… 这些世家豪族的子孙不出仕肯定也饿不死, 但虽然不出仕装清高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大多数正常人的梦想还是当官发挥自己的本事,争取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谁不想像诸葛亮一样被英明的领导从山村中发掘出来,尽情挥洒自己的本事。 见诸葛亮这次好像是真的不开心了,马良赶紧改口道: “丞相,有话好说,何必如此, 那些益州人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关键时候,还得咱们的荆州乡亲啊。” 交州又不是垃圾桶,往那派人诸葛亮肯定也要经过一定的考核。 这次他没有完全使用察举,而是拿出察举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这些世家子弟都是经过马良推荐,算是给足了马良面子。 而考试的题目也很很容易——在诸葛亮看来非常容易,都只是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的入门题目。 马良之前就在督促荆州的世家子弟学习这些科目,现在诸葛亮拿出这种考核方法,更是大给了马良面子,以后想做官就要听马良的,这威信可想而知。 但马良很快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对啊孔明,呃,丞相,怎